二、形状的视觉力量
(一)传递情感
不同形状给人的感觉不一样。圆形,往往让人想到圆满、和谐,像落日、满月,用圆形构图拍出来的画面,常常带着宁静、温柔的氛围;三角形,给人稳定、坚固的感觉,像金字塔、山峰的三角形轮廓,能传递力量感;方形呢,规整、秩序,适合表现沉稳、正式的场景,比如建筑、书籍堆叠。
但形状的情感也不是死的,反过来用也有意思。比如打破圆形的完整,弄出点破碎感,能营造不安;把三角形倒过来,变成不稳定的形状,能制造紧张氛围。
(二)引导视线
形状能当“视觉导游”,带着观众的眼睛在画面里逛。线条是形状的延伸,比如一条蜿蜒的小路(长条形状),能把视线引向远方的风景;画面里的几何形状,像框架、重复的图形,会吸引视线聚焦,比如一排整齐的窗户(方形重复),让人不自觉看过去。
(三)简化与抽象
利用形状,能把复杂场景简化。看到一堆东西,先找它们的形状特征,提取出来,画面就简洁有重点了。比如拍城市建筑,聚焦建筑的矩形、圆形轮廓,忽略其他细节,就能拍出抽象又有设计感的照片,比如说有些建筑摄影,靠形状营造出独特视觉效果。
三、生活中找形状:观察的窍门
很多同学说,知道形状重要,可就是拍照时看不到。别着急,教大家几个观察方法,以后看啥都能“形状眼”附体!
(一)拆分场景
把眼前场景拆成小部分,像拼拼图一样,找每个部分的形状。拍街道,看看路灯是啥形状,店铺招牌是啥形状,行人的影子又形成啥形状。比如拍市场,摊位的遮阳伞是圆形,摆放的箱子是方形,把这些形状组合起来,画面就丰富啦。
(二)利用框架
生活里到处是天然“框架”,这些框架本身就是形状,还能框住里面的景色。窗户、门框、桥洞、树叶间隙,都是好工具。透过窗户拍外面吃了的玉兰花树,窗户的框住树形,就有了画中画的效果,形状叠加超有趣。
(三)光影塑造
光影一掺和,形状更百变。光打在物体上,投下的影子是新形状;逆光时,物体轮廓被照亮,形状也清晰呈现。比如拍剪纸,逆光下,剪纸的形状透过光影特别明显;拍清晨的树影,阳光斜照,地面的影子拉长,形状扭曲又有艺术感。
(四)寻找重复
重复的形状能制造韵律感。一排栏杆(方形重复)、一排叶子(椭圆形重复)、一堆叠好的碗(圆形重复),把这些重复形状拍下来,画面整齐又有节奏感,像资料里那些建筑的重复窗户,超震撼。
四、手机摄影:用形状构图的技巧
知道找形状了,咋用手机把这些形状变成好照片呢?下面这些构图和拍摄技巧,实用又好操作!
(一)对称构图与形状
对称是强化形状的好办法。拍建筑、倒影时,利用对称,让形状完美复制,画面平衡又和谐。比如拍湖面倒影,建筑的矩形、圆形和水里的对称形状,一下就提升高级感;拍镜子前的物品,镜子里的形状对称,也很有意思。
(二)框架构图:用形状当框
刚才说的框架,这里详细讲讲。找个形状当框架,把主体框在里面,能突出主体,还增加层次感。手机拍的时候,打开相机,凑近框架(比如门框),让框架占画面边缘,主体在中间,对焦主体,虚化框架也能行。像拍古建筑的门洞(拱形形状),把远处的风景框在里面,故事感就有了。
(三)填充构图:让形状占满画面
把形状元素铺满画面,制造强烈视觉冲击。拍一面圆形的墙、一片方形的瓷砖,让形状占满屏幕,简洁又有力量。手机拍的时候,注意裁剪,去掉多余元素,保证形状纯粹。
(四)对比构图:形状冲突与融合
把不同形状放一起,制造对比或融合。圆形和方形对比,柔软和坚硬碰撞;三角形和圆形融合,稳定又活泼。拍的时候,找两种形状的物体,安排在画面里,比如圆形和方形,拍出来既有对比又和谐。
五、实战练习:从今天开始找形状
光说不练假把式,给大家布置几个实战小练习,赶紧拿手机去拍!
练习1:家里的形状大搜查
在家找10种不同形状的物体,用不同构图拍下来,圆形的杯子、方形的遥控器、三角形的衣架,试试对称、框架、填充构图,感受形状变化。
练习2:街头形状捕捉
出门逛街,拍5张利用形状构图的照片,框架可以是商店橱窗(矩形),重复形状可以是路边的自行车(圆形车轮重复),动态形状可以是滑板少年的姿态,看看能发现多少惊喜。
练习3:光影形状创作
选个有阳光的时间,拍光影制造的形状,窗户的影子(矩形)、树叶的光斑(圆形)、人的投影(不规则形状),用黑白、高对比后期强化,让影子形状讲故事。
六、总结:让形状成为你的摄影语言
今天这节课,咱们从认识形状,到了解它的视觉力量,再到怎么找形状、用手机构图拍摄,把“形状”这个摄影元素掰开揉碎讲了一遍。记住,形状是帮我们组织画面、传递情感的好工具,以后拍照别再“瞎拍”,先找形状,用形状构建秩序,你的照片马上不一样!
摄影是发现美的过程,形状就是美的密码本里的符号,多观察、多练习,你会发现,原来平凡世界里藏着这么多奇妙形状,等着用你的手机镜头去捕捉、去创作!
下节课,咱们继续探索摄影里的其他元素,期待大家带着“形状眼”拍出的精彩作品,咱们下次课见![心][心][心]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