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的名称

山东的名称

编辑

“鲁”是山东省的简称,源自先秦时期的鲁国。相传清朝末年洋务运动过程中,电报传入中国,为节省电报字数,各省均确定一个字为其简称,山东省的简称被定为“鲁”。至于选择“鲁”而非“齐”的原因,一说是为了避免与代日韻目中代表8日的“齐”混淆,一说是因为避免与河北上报的“冀”混淆[3]。

在抗日战争时期,中国共产党在山东与临省建立的冀鲁边区、冀鲁豫边区、晋冀鲁豫边区、鲁豫皖边区、苏鲁豫皖边区等均使用了“鲁”作为山东的简称。1992年式机动车号牌中也以“鲁”为山东省的简称。

编辑

管仲曰:“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:‘五侯九伯,女实征之,以夹辅周室。’赐我先君履,东至于海,西至于河,南至于穆陵,北至于无棣。」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

历史上也曾有将山东简称为“齐”的现象,例如明末党争中,以给事中山东人亓诗教、周永春为首的政治派系被称为“齐党”。《崇祯实录》中的“又遇骄阳亢旱,吴、越、楚、豫、燕、齐之间”也将山东简称为“齐”。1912年元旦,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,景耀月在孙中山宣誓完毕后代表各省向大总统致颂词时,致辞开头的“惟中华民国元年元月元日,民国第一期大总统孙文莅任。燕、辽、齐、豫、湘、鄂、秦、晋、苏、浙、皖、赣、闽、粤、蜀、滇、桂公民代表等迎迓祝颂而致词曰[4]”中也将山东省简称为“齐”[5]。民国十年(1921年)版的《巨野县志》中也将山东称作“齐”,如“齐苏两省交界之地”等。青岛民国时期“三大会馆”中的齐燕会馆得名于主要成员来源的山东、直隶两省[6]。

东省

编辑

提示:此条目的主题不是东省特别区。

明代的山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山东和辽东都司,在長達长达268年的時間裡一直擔當京師的東部屏障

明清时期的文献中常有以一字加“省”的二字简称来指代各省的情况,如河南被称为“豫省”,福建被称为“閩省”,但山东在此类语境中被提及时,并不被称为“齐省”或“鲁省”,而是被直接称为“山东”,或简称为“东省”。如《硃批諭㫖》中有“豫省之祥符縣,山東之曹州曹縣,與直隷之東明縣、長垣縣交界之處,中界黄河,地方遼闊,抑且犬牙相錯,難以歸併一處管轄”就以“山东”与“豫省”并称;“以理豫省之心兼理東省,可也”,“臣愚以為,督撫奏請歸公之項,如豫省鹽商節禮、東省泰山香規等項,方可奏請歸公以充公用,盖以其非取之於民也”等句则将山东省简称为“东省”[7]。

🎨 相关创意作品

2000元左右“公认最好”的5款手机,“焊死”在购物车,降价直接入
联想小新进入bios设置按哪个键?联想小新进bios图文教程
全球黑人人口数量不断攀升,30年上升11%,也许要100年才能抵消基因